极品文学 - 历史小说 - 唐朝好地主在线阅读 - 第1237章 我们也反了!

第1237章 我们也反了!

        汉京。

        戒严依然在继续。

        大白天,街道上也是十分冷清,汉京各衙的监狱早就人满为患,甚至城郊的几个军营都成了临时的关押地。

        百姓们的狂热也吓退了,如今呆在家里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来正好是三月好春光,是踏春的好时节。

        可现在,大家却门都不敢出了。街道上到处都是士兵,城门也层层把守,巡逻队不时交错而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出门上街,走几百步得盘查十几次身份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有些人还是出门了,不出门出不行,这几年汉京粮食充足,粮价平稳,不少人习惯了不再储存粮食了。每次买上十天半月的粮,不会一次买多。买从了储藏不便,容易被老鼠偷吃、发霉等。买多了,也不方便拿。反正到处是粮店,处处都有。

        骚乱之后,汉京的许多商铺再次开了门,这也是在官府的要求之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粮油疏散、煤炭薪木这些生活用品的店铺,更是都已经开了门。不过为了防止再次出现骚乱,都有士兵和衙役在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伙计,买米。”一个汉子拎着一个口袋,一边小心打量着门口的几个衙役。要不是家里没粮了,他今天还真不想出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路过来,被盘查了多少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伙计应声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客官你要买什么粮,我们这有粳米、籼米还有糯米,产地也有不同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便宜点的占米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占米便是从林邑引进的占城稻的米,这种米比较细长。相比起来,过去大多种植的稻是粳米,比较短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早米还是晚米?”伙计又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来点早米吧。”晚稻的生长周期长,口味要好的多,早稻生长周期短,口感要差许多,但也便宜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早占米,一斗三十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三十?我前几天买都才二十文。”汉子忍不住大声道,引来几个衙役的扭头打量,他连忙降下声音,“怎么涨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伙计无奈的眼神示意街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价格也是没办法,这也是今天商会米行统一的价格,三十文一斗,这还是最便宜的早占米,要是晚占,或者粳米、糯米价格更高。若是高山晚糯米,都已经斗米五十文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汉子无奈,“给我来五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边说,他一边掏出钱袋,从里面数出一百五十文的纸钞。

        伙计看着递过来的纸钞有些为难的道,“这位客官,有铜钱吗,银钱也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,不收纸钞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不是不收,但现在纸钞你也知道,谁敢收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衙门不是说不能拒收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伙计无奈,“是不能拒收,不过得打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折多少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贯纸钞折七百五十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折这么多?”

        伙计无奈,“这不少了,若不是衙门规定不得拒收,我们一张也不想收。这一贯折七百五,还是商会定的标准。收进来,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兑现。说不定,明天还得再贬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汉子气的肝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我买一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米价三百,若付钞需付四百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原本一石这样的米才二百钱,现在却要付四百,等于直接翻了一倍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汉子也没法子,现在有的买就赶紧买,说不定一会还没的买。

        刚付完钞。

        有衙役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最新通知,买米需凭身份牌和户口簿,一户一天限买一斗,一月限买一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伙计手里拿着钞看了眼汉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汉子连忙道,“我这是在通知下来前已经买好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衙役没说什么,汉子连忙扛起米袋就走。一石大米,他居然健步如飞,生怕走慢了就被拦下不让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后面,伙计把一块刚写好的告示贴在了粮店门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官府限购,购米需凭户口簿和身份牌,一户一天购买一斗,一月限买一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通知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许多百姓终于又忍不住出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现在一听到限购二字,想到的就是京城是不是又缺粮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怎么说,先把限购量的粮食买回家再说,尤其是听说现在纸钞还能买粮,再等下去,说不定纸钞也不能用了,粮也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越来越多的人出门。

        粮店门口排起长队,全是拿着各种袋子坛子来买粮的百姓。

        限购令在,一天只能买一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纸钞一百折钱七十!”

        没多久,粮店外又贴上了一张新通知。

        纸钞又贬值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·······

        御前。

        宰相们汇报着最新的京中动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钱庄银行外又排起了长队,现在粮店、煤铺外也扑着长队。纸钞在贬值,贬的很快,有的商铺已经把钞和铜钱的兑换降到了六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户部尚书戴胄无奈的禀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纸钞的信用要完了。这样跌下去,纸钞将引起抛售恐慌,更会加剧挤兑风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汉京的市场,已经全乱了,物价也一团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世民紧闭着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臣请求,立即对一些重要的生活类商品,实行全面限购。必须凭身份凭票限量购买!”长孙无忌出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此时,已经失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百姓的钞兑不出去,便开始去抢购。见什么买什么,市场已经被扰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若不加以控制,大家都抢购囤粮,搞不好要引发粮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票证、限购。”一些宰相不由的想到了十几年前大灾荒时,那时李超提出了票证限购,对稳定局势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想不到,如今又要限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如今汉京几大粮仓中的粮食很充足,但我们确实得限购,这样有利于稳定局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发票证,限购!”李世民有些厌烦的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房玄龄却忧心忡忡,“陛下,现在老臣最担忧的是,汉京的这股挤兑风潮和抢购风潮,会蔓延到京畿各地,甚至是蔓延到中原各道。如果真发生这种事情,后果将不可估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汉京乱起来,朝廷还能强力镇压下去。但如果到处都乱起,想控制可就没这么容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股妖风,皆因逆贼李超而起,是他在后面煽风点火。只要朝廷大军早日镇压此贼,那么这妖风也就一扫而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世民咬牙,“拟旨,诏令各地官府,查封李超所有产业,拿李家的钱来填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即刻起,夺回李超之赐姓,削去他所有官职爵位,收回封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已经兵戎想见,也就没有半点客气的余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    燕北。

        齐郡王领。

        齐郡王秦琼骑马从外面回来,进入城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郡王,汉京来信。”家将秦敢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琼点点头,面色不太好看。早在数日前,他已经接到了义子李超的飞鸽来信。然后,汉京又来信召他入京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,朝廷送了第二封信过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接过信,看完,他叹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郡王,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,文远和太子已经在连占交州、钦州,刚刚进入广州。整个岭南,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支持了太子他们。陛下任命东郡王李绩为岭南道大总管,又刚刚下旨夺回文远的赐姓,还将他的所有产业都下旨查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真不可挽回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现在陛下又召我回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敢劝说,“这个时候回京,只怕不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这是逼我表态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王爷怎么打算的?”秦敢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现在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    漠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反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再次收到朝廷催促入京的快信,苏定方冷哼着扔到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真反?”苏定方的长子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朝廷如此不放心我,那我还何必给他们卖命。此时不反,更待何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父亲,是不是暂时先观望一下。朝廷征召,我们找个理由推辞一下就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定方却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师公已经反了,在广州建起了监国朝廷,他老人家都已经是内首首相了。朝廷已经选了李绩挂帅,要率十万兵马南征,这个时候我当然要举兵响应,为老师分担点压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如果我们现在起兵,只怕朝廷会立即派兵来镇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怕什么?”苏定方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领地紧挨着李超还有平阳长公主的领地,在阴山和狼山外,地广人稀,不过他手下有一支精锐骑兵,数量不多,但很勇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在家看家,我先去下你师公的狼山领,然后再去找下平阳长公主。三家领地兵马合起来,也能凑上五千,自保有余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平阳长公主可是皇帝的胞姐,她会站在我们这边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她会站在你师公那边,她可是你师公的女人。至于皇帝,确实是她胞弟,但这个胞弟,却也杀了她的父亲、大哥和四弟还有前夫、以及两个儿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为父亲牵来战马,“爹,不再考虑一下吗,现在举兵,必然成为众矢之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儿子,记住你爹的一句话,男子汉大丈夫,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有些事情,虽千万人,亦往矣!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苏定方收到李超的信后没第一时间反,是时机还不到。而现在,皇帝和太子以及太师的事情,已经都传到了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事情很明了,大家都知道了,此时举兵,正是时候!

        反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