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陛下,我们去哪里?”董琼英问。 “去外城西区吧。”朱媺娖不假思索地道。 据朱媺娖了解,外城西区属于江宁县辖下,算是南京城普通百姓较多的区域了。 至于普通百姓最多的地方,自然是城外,只是太远,她也太不方便去。 看着车窗外的街景,朱媺娖问:“你们可知如今南京城内有多少所小学?” 虎雀瞪大着眼睛,不吭声。 董琼英则摇了摇头,笑道:“臣等是武将,哪里关注过此事?” 坐在她对面的毕着则道:“南京城人口上百万,适龄儿童必然不少,城内小学得有几十所吧?” 朱媺娖道:“据礼部最新报备,目前上元县共有36所小学,在城内地的有13所。 江宁县则共有43所小学,在城内的有12所。此番我等取得外城西区,便有好几所小学。” 外城西区是朱媺娖借鉴后世所提出来的叫法,按大明此时的习惯,应该叫做某坊某里,又或者某街某巷。 虎雀忍不住讶然道:“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小学?” 朱媺娖道:“朝廷虽然有令,小学设立学后,学生数目须得在一百以上。 但南京人口众多,各小学学生数目最少也有三百,多的甚至高达一千多人。 即便如此,近八十所小学,也不过能收纳六七万适龄孩童。 而上元、江宁两县最近统计的人口数目,已多达一百三十几万。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在,有六七万五岁到十岁的孩童,并不算多。” 毕着听了忍不住感叹道:“仅南京上元、江宁二县,今年便有六七万小学生,实行三年义务教育的三府小学生总数加起来怕不是有数十万之众! 待三年后,这第一批数十万小学生毕业,不知能为我大明提供多少人才!” 朱媺娖笑道:“小学教授的终究只是些基础知识,还不足以让他们成为人才,但成为可用之人却是可以的。 将来,即便他们中的大部分无法升入中学深造,有小学的功底在,也足以让他们成为有用之人了。” 一路边看街景边聊天,朱媺娖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外城西区。 这一片有雨花台、西天寺、大报恩寺、能仁寺等景点,但更多的还是普通民居。 从车窗望去,外面依旧很繁华,但无论是街边建筑还是民居,相较于内城显然差了一个档次。 倒是街边摆摊叫卖的小商贩比内城更多一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