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那耶村的巨大轰动【6000字】-《重回1980年去享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这个年代用铁皮搭棚还没流行起来,他要搞就只能搞全木结构的凉亭,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,要那种经验丰富的木工才能做得到,所以这个计划一直没能提上日程。

    不过,这次邓世荣买了黑白电视机,那这凉亭就得赶紧搞起来了。

    因为,邓世荣不想把这黑白电视机弄到房子里,而是打算放到门口那棵龙眼树下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,那是他不想家里被村民们给“挤爆”。

    前世邓世荣作为全村第一个买电视的人,他是有过这方面经历的,当时那耶村的村民只要吃过晚饭,一个个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小板凳来他家占位,等着看电视。

    谁要是来晚了,那就挤不进去了,就只能可怜兮兮的在门口那里听个声。

    这说起来确实是风光无限,但每天家里都被村民挤得满满当当,出去屙个尿都千难万难,那种情况真的是痛并快乐着。

    这一世,邓世荣自然不能再干这样的傻事。

    所以,电视机放在屋里是不可能的了,他要放就放在龙眼树下,这样露天摆放,那位置就宽阔了,只要不嫌离得远看得不够清楚,那全村人一起来看都没问题。

    他也不怕电视机被人偷了去,主要是这个年代的农村没人敢偷这种贵重的东西,因为你就是偷了也没有地方销赃,而且暴露的风险太高了,一点都不划算。

    再说了,他养的那几条狗可不是摆设的。

    因此,电视机放在外面肯定是不怕丢,只要把凉亭搞好了,下雨的时候淋不到电视机,那就行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长田村。

    邓昌梅背着儿子在跟邻居一个小媳妇聊天。

    她嫁到长田村也快两年了,由于她文化水平高(高中毕业),性格又好相处,再加上丈夫祖孙三代都是木工,让她很轻松的就混成了村里人缘最好的小媳妇。

    就在邓昌梅跟同村的小媳妇聊得开心时,她一眼就看到了骑着单车过来的九公,不由得惊喜道“九公,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“阿梅,在这聊天呢!”

    邓世荣停下车,把挂在车扶手上的糖果饼递给阿梅,问道“你男人在家吗?”

    邓昌梅客气了几句,才接过糖果饼道“在家呢,前段时间接了个活,这几天都在忙着给人家打造衣柜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邓昌梅跟邻居那个小媳妇打了个招呼,便领着九公朝家里走去。

    走到家门口,邓昌梅就喊道“解放,九公来了!”

    很快,身上粘着不少木屑的张解放从厅堂中走出来,满脸笑容的打招呼道“九公!”

    邓世荣把单车停好,笑道“在干活呢?”

    张解放点头道“给人打个衣柜。”

    邓昌梅招呼道“九公,快进来烧筒烟先。”

    邓世荣笑着走进去,接过阿梅递过来的烟筒,在小凳子上坐下,一边从口袋里掏烟丝和火柴,一边打量着厅堂中那个已经打造得差不多的衣柜。

    烧了几筒烟,寒暄了一番后,邓世荣才问道“解放,全木结构的凉亭,你会不会做?”

    “要是我单独做的话,我的水平还差了点,不过我爸跟我爷爷是会的,我帮忙打个下手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张解放问道“九公,你想在家门口那里搞个凉亭?”

    邓世荣点头道“不错,我想在家门口搞个凉亭,但我要建的凉亭跟普通凉亭不一样,是以我家门口那棵龙眼树为中心,搞一个既美观又可以避雨的场所,不知道你爸和你爷爷能不能做到?”

    张解放对爷爷和父亲的手艺还是颇有信心的,笑道“九公,我爸跟我爷爷的手艺还是不错的,只要你跟他们说清楚你的具体要求,我相信他们是能够做好的。”

    邓世荣问道“那你爸在家吗?”

    “我爸不知道走哪里去了,不过我爷爷应该在家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张解放看向自家老婆道“阿梅,你陪九公说说话,我去喊爷爷过来。”

    邓昌梅问道“九公,你那孙女长多少颗牙了?”

    邓世荣笑道“长了四颗,第五颗和第六颗也长了一半了,你儿子长几颗了?”

    邓昌梅道“我儿子也长了四颗……”

    两人交流了一下孩子的问题,张解放就带着张爷爷过来了。

    都是老熟人了,之前邓世荣家的家具,大部分都是他们祖孙三人打造的,双方打了个招呼后,就聊起了建凉亭的事。

    邓世荣把他的要求详细的跟张爷爷说了一遍,末了才说道“张老哥,我说的这个与其说是凉亭,不如说是搭个木棚,反正只要做到美观,能够避雨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张爷爷笑道“九叔,这个不难,我们可以做的。”

    邓世荣道“这个棚覆盖的范围最好大一点,起码也要六七十个平方,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做好?”

    张爷爷想了想,说道“要是有现成的木料,那一个月内应该可以做好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麻烦张老哥了,木料我会让人准备好,如果张老哥你这边没事的话,三天后就可以过来帮我弄这个木棚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九叔,那我们就三天后去帮你弄这个木棚。”

    “嗯,时间也不早了,那我就先回去了!”

    “九公,留下来吃了饭再回啊!”

    “不了,现在赶回去刚刚好,再晚就要摸黑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好吧,九公再见!”

    “再见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邓世荣也没有闲着,他在忙几件事

    一,解决木棚所用的木料,这个自然没有什么难度,以邓世荣在村里的威望,只要放出风声,多的是人愿意帮忙。

    二,开始安装电线以及电灯,邓世荣虽然不是职业的水电工,但安装这种简单的电线还是难不倒他的,反正这年代的电线又不像后世那样走暗线,只要让电线走得整齐一点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三,砍一根最长最直的竹子,这是用来安装天线架的,前世邓世荣便做过这种事,这一世做起来也是驾轻就熟。

    在邓世荣忙着安装电线的时候,张家祖孙三代也带着工具前来报到了,现场又跟邓世荣讨论了一番,然后祖孙三人便有计划的开始干活。
    第(2/3)页